在少子化影響與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清華大學與中華大學正在討論整併計畫,目標是在中華大學停招退場後,由清華接手校地與資產,設立半導體學院,發展成國際級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雙方校方均證實此事,計畫仍在初步協商階段,尚需經過校內討論與教育部核定。消息曝光後,各界反應熱烈,學生意見呈現多元。
整併計畫與各方期待
中華大學董事會於近日決議通過啟動整併協商,預計最快在114學年度停招後,將校地、校舍及約7億元資產無償捐贈清華大學。整併模式參考過去台科大與華夏科大的案例,將在中華校地設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聚焦半導體與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育。
清華校長高為元表示,希望這次合作能兼顧教育品質、師生權益與國際競爭力,仍需校內與主管機關進一步討論。並同時指出,此次整併的背景不僅是少子化導致招生挑戰,更是政府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的契機。整併有助於打造更強的產學合作平台,提供更多元的人才培育機會。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則說,整併計畫可讓中華校地的價值最大化,清華半導體研究學院進駐後,中華校區有望成為國際級高端人才培育重鎮,甚至是全球半導體戰略的一部分,這是一次能兼顧學生、教職員與產業發展的三贏方案。
學生看法兩極
對於整併計畫,中華大學的學生普遍持正面態度。有學生認為,整併後學校資源將大幅提升,帶來更多學術與就業機會,甚至直言「以後畢業說自己是清華的學生,會很有面子。」
然而,清華大學的學生態度相對保留。一些學生提到清大過去與竹教大的合併曾引發資源分配爭議,擔憂整併可能重蹈覆轍。希望校方審慎處理相關議題,尤其是學位與資源調配,避免影響目前的學術環境。
挑戰與未來發展
高等教育工會則指出,整併案雖能解決部分私校退場問題,但校產的處置、教職員延聘與學生權益仍需進一步保障,呼籲教育部完善法規,確保整併過程順利。同時,也建議整併案應朝「大學公共化」的方向發展,讓高教資源更具永續性。
教育部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兩校的整併申請,但強調未來會依學生與教職員權益優先的原則,審核相關計畫,並提供協助。
此次整併案,牽涉的不僅是兩校的未來發展,更是對少子化背景下高教結構調整的嘗試,以及在全球半導體競爭中,如何整合教育與產業資源的一次實踐。隨著後續校內討論與教育部審核進程,此案將持續吸引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