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懷璧獎曾惠馨、童鈺棠、陳家榛展現女科研工作者的突破

圖、第11屆興大懷璧獎得主:環工系曾惠馨教授(左)、生技所童鈺棠教授(中)、資管系陳家榛教授(右) (校方提供)

 中興大學懷璧獎自102年開辦以來邁入第十一屆,今年得獎者皆為女性,分別由環工系教授曾惠馨、生技所副教授童鈺棠及資管系教授陳家榛獲得。三位優秀的女科學家,在潔淨能源的碳捕捉、腸道菌相對睡眠障礙的影響,以及針對新興網路世界人際互動社會行為建構與分析,有豐碩研究成果,同時讓人關注到女性科研工作者,兼顧家庭與學術研究的辛苦與突破。

 

 環工系教授曾惠馨,鑽研薄膜材料十餘年,將薄膜分離技術應用在空氣、能源與水資源鏈結的領域上,正在進行大氣直接碳捕獲及高碳排產業煙道的實際應用,於國際氣體分離膜領域的研發工作備受肯定。她打趣的說,薄膜材料的發想是源自於某次她與捷克教授在布拉格廣場喝咖啡時,看到小朋友吹泡泡才想到的,也曾經經歷過長達5年的失敗,但成功製造出膜厚僅數微米的連續性微小氣泡膜,能有效分離二氧化碳氣體,對團隊來說都是很好的肯定。

 

 生技所副教授童鈺棠,她針對睡眠剝奪的實驗對象,其腸腦軸與腸肝軸關係進行動物實驗研究,釐清腸道菌與腦部及肝臟之間的相互影響,同時發現,幾種本土特有植物所含的植化物,能夠改變腸道菌相,進而減少腦部發炎,有效改善睡眠剝奪所造成的學習、記憶及認知功能受損。她說她其實是個「時間控」,休閒娛樂就是「看數據資料」,不論是在家中廚房料理食材,或是實驗室進行科研,同步多工從不浪費一分一秒,這樣的精準讓她與團隊成員不熬夜不加班,一樣能有高品質的研究成果。

 

 資管系教授陳家榛突破傳統框架,跨領域結合資管與心理學,以資訊管理角度進行精準分析網路及科技建構大眾心理與行為模式。優異的研究成果,也讓她名列史丹佛大學「全球2%頂尖優秀科學家」。陳老師指出,上課時大學生都在使用行動載具,與其禁止不如了解他們的使用動機,把3C融入教學。相關研究剛好遇上新冠疫情,讓理論有了實際發揮的舞台與空間。

 

 校方表示,三位女性研究者共同的特質是,同時扮演好優秀科學研究者及稱職的母親角色,比起男性同儕,她們需要面對的挑戰與隱型的天花板更多,此次得獎,除了是肯定她們對促進人類的生活便利、健康促進及淨零碳排的貢獻,也讓人們看見女性學術研究者辛苦又不凡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