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NTT Arts Nova─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_(左起)影像圖繪設計磊勒丹.巴瓦瓦隆、音樂統籌ABAO阿爆(阿仍仍)、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吟唱人聲Kivi ©臺中國家歌劇院,攝影:林峻永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布拉瑞揚舞團全新作品《我・我們》第二部曲即將於3月28日至30日在國家歌劇院登場,由國家文藝獎得主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攜手金曲歌后阿爆(ABAO)與視覺藝術家磊勒丹,共同探索排灣族人生階段的變遷與智慧傳承。繼首部曲的青春奔放後,第二部曲進入壯年階段,從「puqulu」(智慧的腦)出發,呈現生命歷程中的成熟與平衡,並首度採用雙人舞形式,深入探討個體與他者之間的連結與關係。
《我・我們》三部曲是布拉瑞揚首次聚焦自身排灣文化的創作計畫,從青年時期的「pulima」(手巧的人),到壯年的「puqulu」,最終回歸長者階段的「puvarung」(心)。2023年首演的第一部曲融合電子音樂與原住民傳統歌謠,在國家歌劇院大獲好評,更受邀至法國夏佑國家劇院演出,並獲《法國世界報》列為秋季必看舞作。今年7月,舞團也將帶著在歌劇院世界首演的《路吶》前往美國,持續將台灣當代舞蹈推向國際舞台。
「壯年階段是人生的重要平衡點,一切從心智出發,帶有矛盾、掙扎,但又渴望穩定。」布拉瑞揚表示,這次特別採用雙人舞編排,讓8名舞者透過身體對話展現關係的變化,有些組合刻意避免熟悉的搭配,有些則從陌生到熟悉,藉此保留舞者間最原始、真實的交流與情感流動。阿爆則在音樂設計上加入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的Kivi吟唱,以歌聲強化舞作中的關係層次,開場歌曲講述排灣族的誕生故事,最終則由舞者嘟嘟(孔柏元)以獨白收尾,呈現壯年世代的心境與思索。
不同於第一部曲的節奏明快與強烈燈光效果,第二部曲的音樂氛圍更為內斂細膩,阿爆邀請聲響設計林志龍,為每位舞者量身打造「音效」,以大自然與身體為靈感,將血液流動、山石崩落、雕刻聲響等元素融入音樂之中,讓聲音與肢體動作緊密交織。舞台設計由王孟超操刀,以一大片布幕覆蓋舞台,透過吊點升降營造山巒起伏的意象,並結合徐逸君轉化磊勒丹筆下的圖像,展現排灣族文化的精神象徵。磊勒丹以古拙筆法繪製人體圖騰,象徵身體的協調與智慧,並在圓形圖騰中放入兩顆腦袋,寓意平衡,四方形與升起的狼煙則代表思考與傳承。
「這不只是我的舞作,而是集結了眾人的智慧與生命經驗。」布拉瑞揚希望透過《我・我們》第二部曲,帶領觀眾思考自身在關係中的位置,並在舞蹈與音樂的流動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