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綠旱興兩河流域」計畫 獲頒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績優獎

興大綠旱興兩河流域計畫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績優獎,由計畫主持人李長晏主任秘書(右)領獎。

國立中興大學以「綠旱興兩河流域河川守護實驗室2.0」計畫,深耕臺中市綠川、旱溪及校園生活圈的永續發展工作,推動人文與環境共生的社會實踐,日前榮獲《遠見》雜誌第六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融組績優獎,由計畫主持人、興大主任秘書李長晏代表出席頒獎典禮。

此計畫自2021年啟動,起初源自中興大學與臺中市政府簽署的「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合作意願書,目標是透過跨域合作共同維護綠川與旱溪生態,並擴展為涵蓋地方文史傳承、環保教育、高齡與身心障礙者共融,以及社區韌性建構等多面向的行動方案。團隊成員來自管理學院、文學院與農資學院等不同領域,包括鄭菲菲、趙欣怡、宋慧筠、解昆樺、侯嘉星、宋國彰等多位教授,共同攜手推動大學與社會的連結。

計畫核心行動聚焦於「識水、親水、護水、興水、活水」五大主軸,不僅透過課程整合與實地實踐推動河川生態教育,更培養學生關注環境與社會議題的能力。團隊也與社區居民密切合作,發展無障礙參與機制,推動高齡者與身心障礙者友善共融,逐步建構出以中興大學為核心、連結社區的河川守護網絡。

在教學端,計畫鼓勵教師成立成長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法;同時引導學生設計與執行各類水域相關活動,如導覽、生態調查與文史紀錄,培養實作能力並加深對社區的關懷。團隊亦持續檢視與優化課程設計,整合跨域資源,期望共築一個融合環境永續與社會關懷的理想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