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推出「木的故事」特展,展示木材的不同面貌和價值(陳榮華 攝)
自然的奧秘與人類文明密不可分,而木材作為其中一個角色,如今在臺灣的展覽中得到了特別的關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攜手合作,推出「木的故事」特展與「愛之森」展區,展現木材的歷史演變。
這場特展以「材?不材?」為主題,首次展出了數十種臺灣樹種木材標本、吸睛的大型原木以及超過400年樹齡的臺灣雲杉圓盤木。觀眾在展場上可以近距離觀賞這些壯麗的木材,感受木材的紋理和質感,深入探索木材生長與演化的奧秘。
除了木材標本外,特展還展出了木化石、生活木器等,透過這些展品,觀眾可以了解木材在不同時期的應用和變化,以及木材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
在3月5日的開幕式上,包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森林產業組組長張偉顗、摩里沙卡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余峻寬,以及本次特展策展人邱少婷都親自出席,分享對於木材的看法。
開幕式由「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以作曲家邱浩源的作品〈山家穀雨〉的精華選粹現場演出,用超過10種「木樂器」的聲音,為特展拉開序幕,讓現場觀眾沉浸在一場場極具感染力的音樂饗宴。觀眾們在音樂的陶醉中,感受著木材的生命力與魅力。
農業部林保署森林產業組張組長表示,這是首次與科博館,特展中也推廣了竹子的應用。他強調,國產木竹材是最佳的負碳資材,使用國產木竹材不僅能減少碳足跡,還能保護原始森林,具有極大的正面效益。
科博館焦館長表示,科博館今年舉辦的特展皆圍繞「致力永續」為主軸,其中「木的故事」與同步開展的「愛之森」展區成為年度亮點之一。臺灣林地佔比近6成,而國內目前約有98%以上的木材來自進口,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熱帶雨林。從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破壞熱帶雨林不僅影響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還加劇了全球溫室效應。因此,這次特展也呼籲減少進口木材的使用,多使用臺灣本土的「國有材」,讓臺灣能夠承擔起全球環境永續和氣候變遷問題的責任。
策展人邱博士指出,樹木在維持地球生態穩定平衡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次展覽以「材」與「不材」兩種不同的觀點來認識木材,打破樹木僅被視為經濟資源的誤解。從生物學與演化的角度來探討木材的特性和多樣性,以及樹木在環境和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淮河古象兩側的「愛之森」展區,是「木的故事」展覽和即將於5月開幕的「前進婆羅洲:我們與婆羅洲的距離」特展的前導。展出的紅檜、扁柏、肖楠和牛樟等四棵巨型原木借自摩里沙卡林木業,長度從1.6公尺到5公尺不等。此外,展區還打造了熱帶雨林的場景意象,讓觀眾彷彿置身於臺灣和婆羅洲的熱帶雨林之中,為即將到來的5月特展營造暖身的氛圍。
「木的故事」特展分為多個主題展區,從「材多識廣」到「成材不成材」、「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森羅萬象」,每一個主題都通過生動的展品和詳細的解說,向觀眾展示木材的不同面貌和價值。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24日,歡迎闔家前來參觀。
「材?不材?─木的故事」特展於3月5日舉行開幕式 (右4起)科博館館長焦傳金、策展人邱少婷、農業部林保署森林產業組組長張偉顗、摩里沙卡公司創辦人余峻寬(陳榮華 攝)
「愛之森」展區展出臺灣巨型原木(陳榮華 攝)
開幕式由「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帶來精采木樂器演奏(陳榮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