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明盲共學營」 共融學習與交流 啟發藝術潛能與包容心

明盲共學營 在講師的引導之下逐步完成作品(臺中市教育局提供)

 

 臺中市教育局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合作辦理「明盲共學營」暑期活動,為視障學生與明眼學生帶來一場充滿藝術、學習與交流的盛宴。透過導覽、賞析、創作與分享等活動,參加的學生們互相學習、交流,同時也讓普通生深入體驗視覺障礙者的感受,進一步學習包容與接納。

 

 今年的「明盲共學營」活動邀請了臺中市國小一年級至國中二年級安置普通班的視覺障礙學生及普通學生,共有12位學生參與其中,包含6位視覺障礙學生與6位普通生。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這項活動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共融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學習,同時讓普通生更深入了解視覺障礙學生的藝術潛力及表現。

 

 今年的活動內容主題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夏天的泥巴」,藉由黃土水先生的畫作《水牛群像》,觀察自然與生活經驗,學生們討論人與土地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並以不同的方式記錄內心的感受。另一個主題則是「我玩土水」,透過黃土水先生對家鄉的思念的創作,學生以頭像塑造作品來記錄自己並介紹自己。這些藝術創作啟發了學生們的多元情感表達方式,讓他們更有自信。

 

 其中一位視覺障礙學生小鈞分享了他的參與經驗。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明盲共學營」活動,他對活動內容感到充滿興趣和驚奇。在創作的過程中,一開始他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到,但在講師、志工和同學的引導和協助下,他逐步完成了作品,讓自己也更加有信心。

 

 「明盲共學營」活動不僅帶給參加的學生們藝術的啟發與學習,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視覺障礙學生和普通生共融,互相學習與交流,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並在藝術的世界中展現光彩。

 

學生以圖像塑造記錄自己(臺中市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