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孝國小蝴蝶週 游榮祥校長帶領師生探索學習 化身生態守護者

僑孝國小蝴蝶週 校長游榮祥(後排右)、老師葛梅貞(左)及學生(譚宇倫 攝)

 

 至今邁入第十九年的「蝴蝶週」,是僑孝國小特色的校本課程活動。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就是以「學校」為核心,重視學校人力的整合和社區資源的運用。當教育趨勢引領著學校做課程的改變與發展時,僑孝國小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經由學校老師自發,社區家長、志工通力合作,已進入「領域學習」,串聯「全校親師生」,契合學校願景及教育理念的特色課程成熟階段。

 

 每一年的「蝴蝶週」都有不同的活動主題。今年僑孝國小蝴蝶週,以「遊」為活動主題,透過科技整合各項主題闖關,讓學生們能夠愛上探索和遊歷,讓整個學校成為一個充滿遊戲與冒險的場所。蝴蝶週活動的持續舉辦,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也培養了他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保護意識。

 

 校長游榮祥表示,蝴蝶週讓學生參與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這樣的活動設計讓老師們的視野越來越廣闊,他們致力於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蝴蝶生態。在野外觀察和接觸蝴蝶,孩子們能夠親近並對生物世界抱有尊重之心。

 

 校長游榮祥提到,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蝴蝶週中展現他們的學習成果,活動讓學長姐與學弟妹情感上相連。高年級的學生負責設計關卡,讓低年級的學生通過闖關遊戲,既符合108課綱的目標,也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和批判思考。此外,孩子們通過參與闖關活動,展現出創意,使得蝴蝶週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融入自然和英文學習。

 

 葛梅貞老師是蝴蝶週的發起人之一。她表示,19年前學校老師想讓學生們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她認為現代社會充斥著科技產品,學生的感官逐漸變得麻木,在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們能夠保持敏銳的觀察力,使心靈變得柔軟很重要。蝴蝶課程融入生活、語文、資訊技術、社會領域和其他學科,例如學生們在蝴蝶市集中賣明信片,並以小詩配上蝴蝶解說卡;在環境議題方面,學生們則從寫作、數學估算蝴蝶的數量和面積入手。

 

 葛老師更提到,蝴蝶週融入SDGs目標,培養學生們成為蝴蝶守護者,不論未來從事哪個行業,他們都能將所學用於保護環境。這個目標從不同學科切入,讓學生們深入了解環境保護議題。

 

 曾經,蝴蝶園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兩年前,校長游榮祥和教師團隊討論後,決定將蝴蝶園改造為半開放式的環境,讓學生自由進入。這樣的改變使得孩子們更容易親近、因為場域和食草的開放,更自然的吸引蝴蝶,數量更增加。而各種蜜源植物的種植,結合學校有限空間的規劃,串成「蜜源廊道」終將蝴蝶園打造成學校最美麗的角落。僑孝,城市中的生態小學!

 

僑孝國小半開放式蝴蝶園 游榮祥(右)、老師葛梅貞(左4)及學生(譚宇倫 攝)